首页 > 健康 > 药企合谋垄断致药价暴涨20倍,别让民生药成“摇钱树”

药企合谋垄断致药价暴涨20倍,别让民生药成“摇钱树”

2025-03-24 22:30

近日,一则“3家药企合谋推高一款几元药品涨超20倍”的消息引发热议。3月21日,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披露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:上海信谊联合、河南润弘、成都汇信等三家药企合谋垄断一款麻醉药手术常用药物的市场,致使其价格暴涨最高超20倍,监管因此开出了总计2.23亿元的“罚没单”,并对达成垄断协议负有个人责任的自然人处罚款50万元。(3月24日 《中国新闻周刊》)

民生药承载着患者康复的希望,本应是守护生命健康的“安全阀”,却在利益的驱动下,成为了三家药企非法敛财的“摇钱树”。该案件中的三家药企在2020年至2023年间,合谋推高了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销售价格,致使其涨幅高达11-21倍的同时,还分割国内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销售市场,维持各自市场份额稳定,排除与限制市场公平竞争。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作为麻醉手术常用药,临床使用量一直居高不下,关乎着无数患者的切身利益。药企如此行径,无疑是在以患者的生命健康与医疗市场的公平正义为代价,来为个人的贪婪买单。

药企合谋垄断药价的行为无疑会带来多方面的危害。从民生角度出发,此类民生药药价的疯狂上涨,会直接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。对于那些需要长期使用此类药物的患者,尤其是家庭条件普通甚至是偏差的患者而言,这无疑是一场无妄之灾,或会使原本就因病致贫的家庭生活雪上加霜。患者在饱受病痛折磨之际,还要面对天价药费,两类重压双管齐下,患者或会被迫选择放弃治疗,这无疑是对生命健康权益的严重侵害。从经济角度来看,这三家药企达成垄断协议,固定价格和分割市场的行为与公平原则背道而驰,让市场竞争机制沦为一纸空文。在其垄断之下,价格信号严重失真,药价飞速上涨,严重干扰了医药市场的正常秩序。

这次行政处罚的披露如同一场“及时雨”,在让人们看见此类药企合谋垄断以抬高药价乱象的同时,更表现了政府对此类现象零容忍的态度以及严惩不贷的决心。该案系2022年“反垄断法”增加垄断协议“个人责任”条款后,首次对自然人追究达成垄断协议的个人责任,此举能够压实经营者与管理人员的反垄断主体责任,进一步完善了反垄断法的执行体系。这些举动不仅能对其他企业起到强有力的威慑与警示作用,更释放了国家正在努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与护佑民生福祉的信号。

诚然,甲硫酸新斯的明注射液价格回归至0.56元一支的最终结果令人感到欣慰。但想要更好地将此类乱象彻底铲除,仍需多方共同努力。首先,监管部门应持续加强对医药行业反垄断行为的监管力度,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。不仅要关注大型药企,对行业内各类企业的市场行为都应密切关注,只有及时发现,才能够将其从源头上扼杀,防范于未然。再者,应该进一步完善药品价格的形成机制,综合考虑药品研发成本、生产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,通过专家商讨、集中采购等方式,将药价控制在合理区间,以此来保障此类民生药的持续供应与价格稳定。

此外,相关部门还应对药价进行严格的动态监测,若发现异常变动,应及时调整价格并追溯其缘由。最后,应推动医药行业的行业自律。医药行业相应协会与组织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,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竞争意识与道德意识。通过制定行业规范与职业道德准则,以及对违规企业进行严厉处罚与通报批评等手段,加强行业内部的自我约束与管理,从而推动健康有序业内竞争氛围的形成。

药价关乎生命,不是资本逐利的“摇钱树”。期待医药行业能够以此为契机,重塑行业秩序,明白只有秉持敬畏生命、守护健康的初心,靠质量与诚信立足于市场,才是长远发展之道。也唯有如此,民生药才能回归治病救人的本质,真正成为患者生命健康的“守护神”。

□黄爱琳 (西南科技大学)

(红网)

 


推荐资讯更多>

短信登录密码登录

登录即代表您已阅读同意《用户协议》《隐私协议》